近期,兩起航班遭遇意外狀況的事件頻發,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。這些事件使得原本應當便捷的空中旅行,對乘客來說,轉變為一場充滿緊張與憂慮的體驗。以下是對于這些令人不安的飛行事件的詳細敘述。
春秋日本航班急降

6月30日,一段網絡視頻記錄了乘客在乘坐SPRING JAPAN公司IJ004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往日本東京成田機場的途中,遭遇了急劇下降的驚險一幕。在這架飛機上,從高空萬米的位置急劇下降至大約三千米的低空。這次意外的急劇下降使得飛機上的乘客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時刻,許多乘客無疑都承受了極大的驚嚇。
日航航班緊急降落

6月30日20時50分左右,日航8696航班搭載波音738型客機從上海起飛,目的地為成田機場。然而,該航班在關西機場被迫實施了一次緊急降落。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經過調查與核實,確認了包括191名乘客在內的所有機組人員均未遭受傷害或不適。盡管如此,機艙內出現了疑似減壓的情況。飛行員發出緊急狀態通告,作出調整,選定新的降落地點。緊接著,航班順利完成著陸,安全得到保障。
乘客親歷描述

7月1日破曉時分,搭乘航班的王女士透露,她們原本計劃前往日本度假,同時慶祝她的生日。然而,不幸的是,她們遭遇了飛機急劇下降的緊急情況,并且氧氣面罩意外地脫落了。盡管王女士覺得飛機下降并不算劇烈,但她可能因為驚嚇而出現了頭暈目眩的癥狀。在氧氣面罩脫落之后,乘客們開始呼吸氧氣,機艙內的氣氛變得異常寂靜,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。7月1日凌晨,吳女士透露,該航班起飛后不久,機艙內的氧氣面罩突然脫落。隨后,飛機從數萬米的高空開始急劇下降。這一下降過程持續了超過十分鐘。
機長專業解析
陳建國資深機長指出,在9000至12000米的高空巡航期間,由于空氣密度降低和氣溫下降,乘客的舒適度需借助增壓系統來維持。若增壓系統出現故障,飛機內部壓力將難以保持,飛行員需將飛機降至約3000米的安全飛行高度。另外,飛機所配備的氧氣系統可為乘客提供約15至22分鐘的氧氣補給。若飛行航線穿越山區或高原地帶,若無法直接降低至3000米以下的高度,則旅客應確保其安全飛行高度不超過4500米。
過往類似事件

央視財經頻道報道,2018年,印度捷特航空公司一架從孟買起飛的航班在起飛后不久緊急返航。原因是機組人員未能對客艙進行增壓處理,導致氣壓出現異常。這一狀況導致大約30名旅客出現了耳鼻出血的癥狀。盡管類似事件并非首次發生,但每次發生都讓乘客感到極度恐慌。
航空安全思考

航空公司需加強飛行安全意識,并定期對增壓系統等關鍵設施進行維護與審查。在飛行過程中,如遇緊急情況,飛行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范,確保乘客的安全。此外,乘客亦需掌握必要的飛行安全知識,以便在緊急時刻保持鎮定。
此次意外事故過后,民眾是否還能如同以往那般,毫不猶豫地選擇飛機作為旅行工具?
復制本文鏈接快訊文章為UCATV游戲站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好游推薦
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