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別墅裝修,卻遭遇了一系列令人煩惱的問題,導致熊先生情緒崩潰。他原本期待的是輕松入住,結果現在卻陷入了一場令人痛苦的噩夢之中。
結識設計師

熊先生在購置價值6000多萬的別墅之后,遭遇了中介和裝修公司頻繁的電話騷擾。通過中介的引薦,他認識了一位聲稱在“紫園”項目擁有豐富設計經驗的華裔設計師沈先生,沈先生所在的公司為上海英斯普雷建筑設計有限公司。熊先生原本打算對別墅的原始裝修進行徹底翻新,在設計師提交設計方案后,他支付了約300萬元的設計費用。
施工無進展
熊先生因前期合作而感到安心,兩個月來對工程進展未多加過問。然而,家人實地考察后卻發現,裝修工作幾乎毫無進展。熊先生隨即開始關注工程進度,盡管他與裝修公司進行了多次溝通,但問題依舊未得到解決。裝修公司雖承諾將按時完工,但工人卻未見施工,一個月過去了,房屋的狀況依舊未有任何改變。
價格虛高黑幕

王女士在別墅門口指向滅火器,指出這屬于價值5萬元的“安全配置”。裝修公司收取了2萬元的大門定金,但大門卻未能出現。在預算清單中,主衛的“石材臺盆柜”標價高達5407.6元,然而在網絡上同款產品僅需幾百元,員工透露實際花費僅為700元網購。此外,柜子的價格也缺乏透明度,價值29萬元的柜子在未與業主確認的情況下就已經完成施工。
電容擴容騙局
動工初期,沈先生設計師提出需提升電容量,要求熊先生額外支付16.9萬元,并聲稱擁有快速獲得電力公司擴容的途徑。然而,在支付費用后,熊先生并未見到電力公司進行施工,這讓他感覺可能遭遇了詐騙。
質量與承諾不符

合同中規定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嚴重縮水。例如,原本約定的浴缸被改成了淋浴房,而柜子并非承諾的定制款,而是經過噴漆改造。這些種種不符之處,讓熊先生一家感到極度不滿,裝修結果與最初的設想大相徑庭。
責任認定困境

朱先生律師指出,一旦客戶在施工過程中簽署確認變更,裝修公司便不應被視為有過錯;至于材料價格的變動,由于客戶已簽署協議予以認可,即便價格較高,也難以追究責任。然而,熊先生卻認為自己是在被誤導的情況下簽字,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對許多情況并不了解。
投入了巨額資金與時間,卻遭遇了一系列令人煩惱的問題,面對此類裝修爭議,業主們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?我們誠摯邀請各位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見解,同時,也請您點贊并轉發本文,以提醒更多人防范裝修中的潛在風險。
復制本文鏈接快訊文章為UCATV游戲站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好游推薦
MORE +